1.檢查操作人員的無菌操作技術;
2.檢查相關培養(yǎng)基與試劑是否為操作者個人專用;
3.檢查操作者的清潔情況:
(a)培養(yǎng)操作前后是否洗手;
(b)是否更換實驗服;
(c)是否扎好頭發(fā);
4、進行細胞培養(yǎng)時是否嚴格按照無菌要求佩戴實驗服具(包括實驗服、口罩、防塵帽、手套等);
5、若污染反復出現,問題往往出自使用試劑,需立即進行檢查。
1、與其他操作者一起檢查支原體污染,確認篩選步驟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2、確認使用的血清是否為嚴格過濾,確保其質量;
3、外來細胞系是支原體感染的最主要來源,核實細胞支原體檢測結果;
4、若細胞被支原體污染,終止實驗,重新復蘇未被污染的細胞株,并規(guī)范操作;若細胞比較珍貴或者為種子細胞,無法丟棄,則建議選用特異性的支原體殺除劑進行污染清除,保護細胞;
5、工作區(qū)域是否符合標準且定期清理消毒;
6、原代培養(yǎng)與重要實驗中應嚴格限制抗生素的過度使用。
1、確認是否嚴格遵守所有的規(guī)范程序,排查操作過程的疏漏點;
2、檢查實驗服是否清潔,以及穿戴是否扣緊,操作時可能會干擾潔凈臺的空氣層流;
3、檢查公共潔凈臺通風系統(tǒng)、過濾系統(tǒng)是否有破損,及時進行維修;
4、檢查操作臺是否整潔,臺面物品的擺放是否影響操作,是否有引起污染的可能,及時進行整理,操作過程中所有的溢出物應立即清潔干凈;
5、檢查使用的試劑,是否使用未滅菌的試劑,或者使用期間是否污染。
1、檢查操作人員的無菌操作技術;
2、檢査培養(yǎng)箱是否被污染?如果是,及時清理干凈;
3、檢査空氣中是否微生物孢子體增多?可通過實驗間歇期放置細菌檢測平皿加以檢查;
4、檢查公用試劑的使用頻率,減少由于使用公用試劑而引起污染的幾率;
5、檢查潔凈臺是否污染?用75 %的乙醇、酚類消毒劑擦拭工作區(qū)域表面和工作臺上擺放的物品;
6、檢査過濾器是否密閉完好或者是否臟膩阻塞,檢査其他的管道部分是否有滲漏或者污染,及時進行清潔與修繕。
1、檢查是不是消毒過程出現問題?
(a)檢査高壓滅菌鍋和高溫烤箱是否有電路和機械故障;
(b)檢査高溫烤箱中待消毒的物品是否塞得太滿,阻礙了空氣充分流動。門密閉是否不嚴或有漏孔,以及滅菌過程的溫度和時間是否有誤;
(c)檢査高壓滅菌鍋內待消毒的物品是否塞得太滿,使蒸汽不能充分環(huán)流,確認所有的排汽管道暢通。
2、檢查新員工未按標準規(guī)程操作?監(jiān)督新員工的操作培訓;
3、檢查是否儲存過程中發(fā)生污染?對存儲設備及時清理,確認已高壓滅菌的物品密封完好,并檢查存放的液體有無倒置;
4、控制抗生素使用量,防止細菌的耐藥性增強;
5、檢查培養(yǎng)室內空氣是否受到污染,可利用培養(yǎng)工作的間歇期,在保持通風狀態(tài)下,將敞口的血瓊脂平皿放置于操作間中,以判斷室內空氣是否受到污染的情況;
6、檢査潔凈臺、室內供氣和空調系統(tǒng)是否正常,如有問題,及時進行修理,還有新購設備潔凈程度也需要進行檢查;
7、如果培養(yǎng)室附近有施工場所或其他因素干擾,應盡量改善培養(yǎng)室的隔離狀況(如經常關門、增設屏風、張貼非培養(yǎng)室人員免人告示、清潔所有進入無菌操作間的儀器和物品等)。
上海中喬新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原代細胞:人臍靜脈內皮細胞、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人脂肪間充質干細胞、iPS誘導多能干細胞(可提供細胞流式及免疫熒光鑒定報告,需簽訂MTA協議)。
2、培養(yǎng)基:原代細胞專用低血清、無血清、無異源蛋白無動物成分培養(yǎng)基。
3、細胞培養(yǎng)試劑:胎牛血清、原代細胞轉染試劑盒、細胞實驗檢測試劑盒、細胞生長因子、ELISA試劑盒、定量PCR芯片試劑盒、DNA/RNA及細胞裂解物等。
4、細胞系(株):種類豐富,已通過STR鑒定;提供細胞株完全培養(yǎng)基。
5、自研產品:支原體檢測/清除試劑盒、端粒酶檢測試劑盒、人源/動物源ELISA試劑盒等系列產品。
6、技術服務:細胞熒光標記服務(GFP/RFP/LUC)、干擾/過表達穩(wěn)轉株構建、細胞基因敲除、細胞系鑒定服務(STR)、原代細胞永生化、腫瘤細胞耐藥株構建、原代細胞分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