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粒擴增的操作步驟和抽提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瀏覽次數:2536 發布日期:2022-3-31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一、擴增流程
收到產品后,請先根據產品管壁標簽來判斷產品形式,并在擴增前準確查找該質粒菌株的抗性、感受態和培養溫度。
1、質粒干粉(常溫運輸,存于-20度,90天保質期,請務必轉化挑單克隆培養)
①收到質粒干粉后請先5000rpm離心1min,再加入20μl ddH2O去離子水溶解質粒;
②取1支100μl 感受態于冰上解凍10min,加入2μl質粒,再冰浴30min后,42℃熱激60s,不要攪動,再冰浴2min;
(從第二步開始均要在超凈工作臺中無菌操作)
③加入900μl無抗的LB液體培養基,180rpm震蕩37℃培養45min;
④6000rpm離心5min,僅留100μl上清液重懸細菌沉淀,并涂布至目標質粒抗性的LB平板上;
(可使用本平臺的平板涂布專用玻璃珠進行涂布,可以比傳統涂布方法獲得更多轉化子)
⑤將平板正向培養1h,再倒置37℃培養14h。如果要求是30度則培養20h;
(如果菌落過多,請將質粒稀釋后再轉化。如果無菌落,請加入10μl質粒離心全涂轉化)
⑥挑取單菌落至LB液體培養基中,加入對應抗生素,220rpm震蕩培養14h,根據實驗需要和質粒提取試劑盒說明書提取質粒。
2、甘油菌種(冰袋運輸,存于-80℃,保質期30天,請務必劃線挑單克隆培養)
四區劃線后挑單菌落培養,酵母菌需要先液體復蘇再四區劃線,再挑單菌落液體培養。
3、穿刺菌種(冰袋運輸,存于4℃,保質期7天)
穿刺接種,液體培養后四區劃線,再挑單菌落液體培養。
4、菌落平板(冰袋運輸,存于4℃,保質期7天)
直接挑取單菌落至液體培養基中。
5、液體質粒(冰袋運輸,存于-20℃,保質期30天)
單獨提取的液體質粒收到后可直接使用。
如需要大題好的質粒,可以下單備注。
降低RNA殘留的方法
RNA 的去除,首先是使用 RNase 消化。在溶液 I 中加入高濃度的 RNase A (100ug/ml),或者用含 25ug RNase A/ml TE 溶解抽提好的質粒,都可以降低 RNA 殘留,但都不能徹底去除。幸運的是,RNA 的殘留并不影響酶切等最常用的用途。如果想徹底去除 RNA 殘留,可以用試劑盒,或者使用對 4 個堿基都作用的 RNase。
降低gDNA殘留的方法
gDNA 的殘留問題,必須在抽提過程中解決,否則,就只能用膠回收方法處理了。gDNA 越大,越難于復性,也就越容易被去除;所以,一定要盡可能不打斷 gDNA。裂解體系越粘稠,gDNA 越容易被扯斷;操作手法越重,gDNA 也越容易被打斷。溫和操作,使用相對過剩的試劑,是降低 gDNA 殘留的最好方法。
降低蛋白質殘留的方法
蛋白質的去除,主要是靠不溶解的 K-SDS-蛋白質復合物的形成。雖然將中和后的體系置于 4C 一段時間,可以形成更多的該不溶復合物,從而使蛋白質殘留更少,但實踐證明這樣做并不是必須的,除非是大量抽提。只要加入溶液 I 后的懸浮,加入溶液 II 后的裂解及加入溶液 III 后的中和是均勻徹底的,蛋白質的殘留就應該在可以滿足實驗要求的水平;而只有溶液的用量足夠,甚至過剩,才能確保裂解和中和是徹底的。當然,試劑盒等的使用,是可以更進一步降低蛋白質的殘留的。
降低質粒Nick的方法
細菌收獲時間,菌株的選擇,抽提操作的劇烈程度是影響 Nick 的三個主要因素。細菌收獲過早,質粒還在復制過程中,Nick 的比例較高;過晚,細菌開始死亡,雜質會比較多。如果使用胞內酶含量很高的宿主菌,會出現較高比例的 Nick。加入溶液 II 及加入溶液 III 的混勻操作,也可以導致一些 Nick,但影響不會比前兩者大。
降低變性超螺旋的方法
理論上,用堿裂解法抽提質粒,變性超螺旋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 之所以大家沒有非常在意,一是因為它的存在似乎對酶反應沒有任何影響,二是因為它的含量并不一定高到被用電泳觀察到。抽提使用相對過剩的溶液,在加入溶液 II 后,體系能在 1 分鐘內變澄清,再快速加入溶液 III,這樣基本上能將變性超螺旋的出現控制在電泳看不見的水平。 (變性超螺旋電泳時比正常超螺旋跑得快一點點。)
關于質粒多聚體
QIAGEN 提供了一個沒有進一步解釋的觀察:從有些宿主菌中抽提質粒 (pTZ19),電泳能發現很多條帶;但使用單酶切后,仍然變成一條帶,大小正好是線性單質粒的大小。根據這一觀察,可以推理如下:那些大的條帶(質粒多聚體)是由完整的單質粒“粘”在一起形成的,而不是我的一條鏈與你的一條鏈復性在一起;第二,這種“粘”只是部分的,否則酶切會有問題;第三,這種“粘”是脆弱的,線性后的剛性足以打破它。如果是這樣,質粒多聚體的出現與質粒的結構及序列有關,可以不管它(也管不了),因為它不影響酶切,或者說,即使質粒多聚體切不動,也不會影響太大。總之,碰到這種情況,不要簡單地認為有問題,而是應該一步一步往下做,但一定要做完一步,檢測一次,看一看結果與預期的吻合程度。
提高得率的方法
利用氯霉素抑制染色體的復制,而不抑制質粒的復制這一特點,在低拷貝質粒(如pUC19)的培養過程中添加氯霉素可以大大提高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