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散斑成像原理:目標受到激光束照射時,反射后的激光形成隨機干擾圖像(包括亮區和暗區),該圖像稱為激光散斑圖。如果被測目標靜止,激光散斑圖也保持不變。如果被測物體發生移動,例如組織中的紅細胞運動,則激光散斑圖會隨之波動。激光散斑圖的變化速度取決于監測區域內目標移動速度;目標移動速度越快,散斑圖變化越明顯。散斑變化速度以散斑對比度量化,而對比度與血流相關;這就是激光散斑技術用于血流灌注量評估的工作原理。
應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術,科研工作者和臨床醫生通過監測得到微循環血管血流參數以評估血管的結構、微循環功能以及代謝活動,可以研究缺血、缺氧、中風、炎癥、水腫、出血、過敏、休克、腫瘤、燒傷、凍傷、放射損傷等病理過程中微循環改變的規律及其病理機制,對科學研究、疾病診斷、病情分析和救治措施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LSI BFI系列激光血流成像儀
特點:激光散斑監測大面積組織微循環總灌注量。包括毛細血管(營養血流)、微動脈、微靜脈和動靜脈吻合支,不局限于毛細血管血流監測,具有高時間和空間分辨率、波形和圖像并存;組織穿透深度: 1mm。
對比同類技術,將空間分辨率提高5倍,為≤3微米
實例: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應用于腦卒中
腦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CVA),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占腦卒中總數的60%~70%。頸內動脈和椎動脈閉塞和狹窄可引起缺血性腦卒中,嚴重者可引起死亡。腦卒中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殘率高的特點。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術可用于動物實驗的腦卒中研究。
基礎醫學研究案例——小鼠腸系膜給藥前后的微循環血流監測
基礎醫學研究案例——小鼠MCAO模型建立前后的腦皮層血流變化
激光散斑血流成像技術的應用遠遠不止上述的這些,在很多的基礎醫學研究方面還可以結合其他技術產生更多的應用場景,比如經顱磁刺激(TMS)和經顱超聲腦刺激技術等。經顱超聲腦刺激技術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腦調控方法,該技術透過完整的顱骨傳遞低強度超聲能量,對神經元產生生物機械效應,從而無創地調控大腦的神經活動。基于激光散斑成像技術研究經顱超聲刺激對小鼠局部腦血流的影響作用,整個實驗大致過程:在麻醉狀態下,使用超聲對小鼠的丘腦進行刺激,并對其大腦皮層軀體感知區域進行連續成像,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儀監測小鼠在丘腦受到超聲刺激時,皮層對應區域的局部腦血流響應。
光透明血流成像解決方案
小鼠顱骨在皮質上阻礙了活體神經元和血管血流的觀察,活體光透明試劑輔助雙光子顯微鏡和激光血流成像儀無需顱窗手術“越過”顱骨觀察神經元和血管血流。大量的實驗結果表明LogiSci活體光透明試劑盒不僅提高了成像分辨率和對比度,而且還大幅提升了成像深度。
圖a為小鼠耳朵激光散斑圖像,圖b為透明化5min后圖像,圖c為10min后圖像
光透明血流成像方案特點
◆無損、非侵入顱窗透明:全程無創,避免開顱手術的諸多問題
◆成像背景十分"清澈":大幅度提升成像分辨率和成像質量
◆光透明處理可逆,反復成像:移除透明劑后顱骨可再生,可反復成像
◆大幅度提升成像深度:使光學成像"看"得更深
◆操作簡單透明速度快:透明過程僅需20min
活體光透明技術作為一種新興的活體成像樣本制備技術,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在維持活體器官活性和完整性的同時具有光透明特征,不但廣泛應用于活體激光血流成像的相關研究,在雙光子觀察神經元和血管的應用方面也具有廣闊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