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亡背后的“故事”
Pyroptosis 一詞結合了希臘詞根“pyro”和“ptosis”,分別表示發燒和跌倒,表示一種炎癥性 PCD。其實早在 1990 年代,科學家就發現福氏志賀氏菌或沙門氏菌感染小鼠巨噬細胞或人類單核細胞會導致細胞死亡,這種因細菌毒素而引起的細胞死亡當時被誤認為是細胞凋亡的一種。
2001 年后,研究人員開始意識到,細菌感染引起的細胞死亡是一種完全不同于細胞凋亡的死亡方式,它是伴隨著炎性進展的細胞死亡,是一種裂解性死亡。
在 2009 年和 2012 年的 NCCD (The Nomenclature Committee on Cell Death) 中,“焦亡”被定義為由 Caspase-1 活化引起的炎癥性細胞死亡。2018 年 NCCD 再次更新了這一定義:一種依賴于 gasdermin 家族蛋白形成質膜膜孔的可調控的細胞死亡。

圖 1. 細胞焦亡與凋亡的區別[1]
炎性小體——“一夫當關”
經典細胞焦亡途徑:依賴于 caspase1 的依賴性凋亡途徑
要素:模式識別受體 (PRR);炎性體組裝;caspase-1;GSDMD
模式識別受體識別病原體相關分子模式 (PAMP) 或非病原體相關損傷相關分子模式 (DAMP),從而引發細胞焦亡。caspase-1 在靜息狀態下作為酶原存在,是炎癥小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當 PRR 受到刺激時,caspase-1 被直接或通過 ASC 募集以形成 caspase-1 依賴性炎癥小體。炎性體組裝后,caspase-1 自我激活,從酶原轉變為蛋白酶,發揮進一步的生理作用。
非經典的細胞焦亡途徑:其他模式識別受體,如細胞質脂多糖 (LPS) 直接激活 caspase-4/5/11 以介導細胞焦亡。在該途徑中,只有 IL-1β 和 IL-18 前體的裂解依賴于 caspase-1。

圖 2. 焦亡途徑的示意圖[2]
a. Caspase-1 促進 IL-1β 和 IL-18 的前體成熟為成熟形式并切割 GSDMD。b. 非經典途徑中活化的 caspase-11 (人 caspase-4 或 caspase-5) 連續切割 GSDMD 并誘導細胞焦亡。
焦亡路上的 “gate-keeper”
Gasdermins (GSDMs) 由六個旁系同源基因編碼的蛋白質家族:GSDMA-GSDME 和 DFNB59 組成。自 2015 年來,邵峰團隊的發現打開了焦亡研究的新大門:GSDMD 的切割是細胞焦亡的關鍵分子機制,GSDMD 是炎性 Caspases 誘導細胞焦亡的直接作用分子 。
GSDM 的蛋白水解裂解釋放出 N 端 (NT) 片段,該片段可以在膜中組裝形成孔。GSDM 孔可以破壞細胞膜的完整性,以觸發炎性細胞死亡,其中細胞內容物,包括炎癥細胞因子,被釋放到細胞外空間。

圖 4. Gasdermins 是焦亡的看門人[2]
GSDMs (gasdermins) 釋放 n 端 (NT) 片段,形成大細胞膜孔。GSDM 孔作為一個 "gatekeeper " 啟動下游炎癥級聯和細胞熱解死亡。
焦亡與腫瘤免疫
關于焦亡,其簡要的通路如上所示,但是我們對焦亡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許多問題仍有待探索,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著力于焦亡與腫瘤免疫。如 2020 年,邵峰團隊設計了生物正交化學系統,該系統能夠在小鼠體內控制藥物從抗體-藥物偶聯物中的釋放。

圖 5. NP-GSDMA3 釋放的 gasdermin 誘導細胞焦亡
當與納米粒子介導的遞送相結合時,納米顆粒結合物中釋放一種包含 gasdermin 蛋白的活性物質,選擇性地進入小鼠的腫瘤細胞中。最終結果表明:不到 15% 的腫瘤細胞發生焦亡可清除整個 4T1 乳腺腫瘤移植物。
2021 年,孫志軍團隊等人設計了一種腫瘤微環境活性氧 (ROS) /谷胱甘肽 (GSH) 雙響應納米前體藥 (MCPP) 雙反應系統,且帶有紫杉醇 (PTX) 和光敏劑 purpurin 18 (P18) 負載。P18 在激光照射后產生的 ROS 釋放,并與 PTX一起協同誘導 gasdermin E (GSDME) 相關焦亡,最終誘導腫瘤細胞焦死。
從近幾年關于焦亡的研究中,可以看出,Gasdermins 的表達將是決定細胞死亡模式的關鍵因素,靶向 Gasdermins 將為開展腫瘤靶向精準醫療、靶向藥物開發以及應用于腫瘤研究中的相關新技術提供了重要依據。
相關產品
|
Disulfiram
共價修飾人/鼠 Cys191/Cys192 位點,抑制 GSDMD 孔的形成。
抑制嗜中性粒細胞在膿毒癥期間過度形成中性粒細胞胞外誘捕網 (NETs,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
LDC7559
抑制在小鼠或人類細胞中發生的彈性蛋白酶依賴性的 NETosis 或焦亡。
|
細胞焦亡化合物庫
800+ 細胞焦亡相關產品,靶向焦亡信號通路中主要靶點,如炎癥性 caspases,GSDMD。可用于細胞焦亡信號通路及相關疾病的研究。
|
MCE 的所有產品僅用作科學研究或藥證申報,我們不為任何個人用途提供產品和服務。
參考文獻
1. Daniel Frank, James E Vince. Pyroptosis versus necroptosis: similarities, differences, and crosstalk. Cell Death Differ. 2019 Jan;26(1):99-114.
2. Xing Liu, Shiyu Xia, Zhibin Zhang, Hao Wu, Judy Lieberman. Channelling inflammation: gasdermins in physiology and disease. Nat Rev Drug Discov. 2021 May;20(5):384-405
3. Qinyang Wang, Yupeng Wang , Feng Shao, Zhibo Liu, et al. A bioorthogonal system reveals antitumour immune function of pyroptosis Nature. 2020 Mar;579(7799):421-426.
4. Zhigang Xu, Zhi-Jun Sun, et al. Microenvironment-Responsive Prodrug-Induced Pyroptosis Boosts Cancer Immunotherapy. Adv Sci (Weinh). 2021 Dec;8(24):e210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