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同濟大學醫學院麻醉與腦功能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申遠教授與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院老年麻醉實驗室主任謝仲淙教授的合作團隊,歷經兩年的探索研究,證實常用靜脈麻醉藥丙泊酚(propofol)或使腫瘤侵襲/轉移增加。相關論文于2021年7月15日在《先進科學》(Advanced Science,IF:16.08)在線發表。
麻醉藥物廣泛應用于外科手術或相關臨床檢查,然而長久以來,麻醉藥物對患者腦功能和腫瘤復發轉移的影響一直存在爭議。
對此,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精神心理科主任、同濟大學醫學院麻醉與腦功能研究所常務副所長申遠教授與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總院老年麻醉實驗室主任謝仲淙教授的合作團隊,通過一系列體內、體外實驗,從分子、蛋白、組織等多層面證實,常用靜脈麻醉藥丙泊酚(propofol)或使腫瘤侵襲/轉移增加。
研究人員以結腸癌細胞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小鼠尾靜脈注射結腸癌細胞的同時注射丙泊酚進行建模,模擬臨床圍術期中丙泊酚與血管內循環腫瘤細胞接觸的過程。小鼠實驗結果說明,丙泊酚有可能增加結腸癌細胞的侵襲轉移潛能,造成肺部遠處轉移(見圖1)。
圖1|標準劑量(standard-dose)丙泊酚促進結腸癌細胞在小鼠肺部的轉移
丙泊酚是一種γ-氨基丁酸 ( γ-Aminobutyricacid,GABA ) A受體(GABAaR)激動劑。那么,丙泊酚促進結直腸癌肺轉移的作用是否是通過激動GABAaR實現的呢?
研究團隊緊接著使用另一種GABAaR特異性激動劑Muscimol體外預處理腫瘤細胞后再注射入體內,同樣也在小鼠肺部也發現了腫瘤轉移灶的增加,初步鎖定了GABAaR在其中的作用。
接下來,研究人員采用同樣的體外預處理方法觀察了更多腫瘤細胞,包括肺癌、子宮內膜癌細胞等,發現相對于對照組,丙泊酚能使更多的腫瘤細胞黏附到血管內皮細胞,并伴隨更大的伸展面積和更多的黏著斑形成。
研究人員據此進一步鎖定了研發抗癌藥物的重要靶標、同時也是介導細胞黏附的重要原癌基因——Src激酶。研究表明,丙泊酚通過激活腫瘤細胞中的 GABA 受體,減少TRIM21 ,從而增加細胞粘附相關的蛋白Src的表達,增強腫瘤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的粘附和伸展,從而促進腫瘤在小鼠肺內轉移。抑制 Src 則可以減弱丙泊酚促進腫瘤轉移的作用。
綜上所述,丙泊酚可能通過調節GABAaR/TRIM21/Src信號通路促進腫瘤細胞在肺部的轉移(見圖2)。
圖2|丙泊酚可能通過調節GABAaR/TRIM21/Src信號通路促進腫瘤細胞在肺部的轉移
這一發現進一步證實了常用靜脈麻醉藥丙泊酚或致腫瘤侵襲/轉移增加,對于麻醉學、腫瘤學和外科學等領域均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
文獻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2102079
博鷺騰助力科研實驗
本研究中活體成像結果由廣州博鷺騰AniView100多模式動物活體成像系統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