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淋巴組織構建炎癥性疾病的免疫微環境
瀏覽次數:4214 發布日期:2021-5-19
來源:微信公眾號- 閑談 Immunology
在經典淋巴器官之外出現的淋巴組織,也稱之為異位淋巴組織/器官。因為存在于中樞淋巴器官(初級淋巴器官),外周淋巴器官(次級淋巴器官)之外,也稱之為三級淋巴器官(tertiary lymphoid organs)。
異位淋巴器官被證實參與了慢性炎癥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腫瘤免疫微環境。
解剖學上,第三淋巴器官多定位于胚胎發育不易發生淋巴組織的器官,如腦膜、唾液腺、腎臟、血管、心臟、滑膜等。
異位淋巴組織發生
與正常淋巴組織發育不同,在缺乏前體LTi細胞的情況下,第三級淋巴器官也開始出現。

起始階段(Initiation)
異位淋巴組織生成的起始階段是由一種
局部炎癥微環境驅動的,主要參與的免疫細胞包括:分泌IL-17的CD4+細胞,、NK細胞、中性粒細胞、γδT細胞和ILC3等。
這些免疫細胞與成纖維細胞、血管周圍成纖維細胞、間充質細胞和間質細胞形成緊密連接,釋放細胞因子如IFN-γ、IL-1β、TNF等。這些細胞因子促進粘附分子表達以及趨化因子(即CXCL12、CXCL13、CCL19和CCL21)釋放,創建淋巴結構形成的基礎空間環境。
歸巢階段(Homing)
釋放的趨化因子,招募趨化T細胞,B細胞等更多的免疫細胞至炎癥局部三級淋巴器官形成空間,基質細胞等持續釋放淋巴細胞存活細胞因子等(BAFF,IL-7,CXCL12),支持遷移過來的淋巴細胞持續存活,活化,增殖形成異位淋巴器官。
維持異位淋巴組織(Maintenance)
激活的B細胞和T細胞釋放LTα1β2,駐留的間質細胞、浸潤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其他實質細胞產生的趨化因子(CCL19/21,CXCL12/13),FDCs促進生發中心形成,高親和力抗體產生。B細胞也產生FDCs分化需要的 LTα1β2。
B細胞、T細胞和樹突狀細胞向三級巴組織的募集,激活內皮細胞的高內皮微靜脈樣表型。
在胚胎和新生兒時期,高內皮微靜脈在所有次級淋巴器官中發育,對啟動和維持免疫反應至關重要,因為它們從血液中提取幼稚和記憶淋巴細胞,并將它們輸送到淋巴結內的抗原呈遞細胞。
這些有助于淋巴細胞存活和/或增殖的細胞因子,自身抗體(Auto-Abs)等,為異位第三淋巴器官的維持創造一個生態位。
炎癥性疾病異位淋巴組織特征
慢性炎癥性疾病,動脈粥樣硬化,風濕性關節炎,Sjögren綜合癥,多發性硬化癥等,都存在著異位淋巴組織。

類風濕性關節炎異位淋巴組織(文獻2)
炎癥因子(IL-17/22/23)等啟動,趨化因子(CCL19/21,CXCL12/13)等招募免疫細胞,形成不同程度的淋巴組織結構(如上圖RA基本形成了非常完整的淋巴組織結構),引起持續的慢性炎癥損傷。

部分炎癥性疾病異位淋巴組織結構特征(文獻1)
相關的藥物靶點
從發生基礎來看,細胞因子(IL-17/22/23,BAFF)為主要藥物開發靶點。部分藥物開發及上市情況見下表。

喵評:異位淋巴組織(三級淋巴器官)是對疾病局部的免疫環境的重新解讀。
參考文獻
-
Luca Antonioli et al,Ectopic Lymphoid Organs and Immune-Mediated Diseases: Molecular Basis for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es,Trends in Molecular Medicine, Month 2020
-
Michele Bombardieri et al,Ectopic lymphoid neogenesis in rheumatic autoimmune diseases,Nat Rev Rheumatol . 2017 Mar;13(3):14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