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利用飛秒脈沖激光法制備了新型的“超亮Ag2S量子點”,實現了超低劑量注射下的動物活體再深層組織內的高分辨成像。
量子點作為一種半導體納米粒子,其吸收和發射光譜隨尺寸變化而變化,因此量子點在照明、顯示器、激光器和生物熒光成像等領域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硫化銀(Ag2S)作為典型的二元半導體,其帶隙較窄(約1.1ev),在近紅外區域具有熒光發射的性質,且由于其較低的毒性在近紅外二區成像方面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傳統方法制備Ag2S量子點的量子產率低于1%,這是由于傳統的Ag2S量子點表面與結構缺陷以及量子點與溶劑相互作用引起的非輻射途徑增加,此外高溫條件是制備傳統Ag2S量子點所必需的,由于Ag離子具有較高的還原勢能,從而不可避免地形成Ag納米粒子,通過等離子體耦合使得Ag2S亮度降低,而較低的亮度會導致成像信噪比低,空間分辨率不高,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作者利用飛秒脈沖激光照射傳統方法制備的Ag2S量子點的氯仿溶液,在飛秒時間尺度上發生Ag+與CHCl3溶質分子的超快光化學反應,產生的AgCl分子附著在Ag2S納米粒子表面形成一層保護殼,減少了量子點的非輻射途徑,使得新制備的Ag2S“超亮點”量子產率相較傳統Ag2S量子點提升了80倍,PEG化后的“超亮點”可以生物安全級別的低激發功率激發(10mW/cm-2)和低劑量給藥(<0.5mg/Kg),從而在深層組織實現高分辨成像。
基于傳統方法合成的Ag2S量子點,經過飛秒脈沖激光照射后,會發生肉眼可見的變化(圖1a),這種變化體現在吸收光譜上是位于400-500nm波段處傳統的Ag2S量子點有一個突出的肩峰(圖1b),此系Ag納米粒的等離子共振吸收,而“超亮點“無此吸收,這是因為經過飛秒脈沖激光處理后”超亮點“內的Ag納米粒轉化為AgCl保護殼。此外,作者還驗證了飛秒脈沖激光的最優照射時長為50min(圖1d&e),此外熒光壽命隨著照射時間的變化與量子產率的變化趨勢一致(圖1f)。
為了探究此種現象的原因,作者分別研究了各種因素對實驗產生的影響。作者從飛秒激光功率、溶劑、是否含Ag納米粒以及不同脈沖時間等因素探討了可能的機理。首先是脈沖激光(50fs)的功率要適中,過低的功率(3W/cm-2)無法引起光化學反應,而過高的功率(100W/cm-2)又會導致樣品降解(圖2a)。其次,在正己烷、水、氯仿和甲苯中,只有氯仿能引起量子產率增加的現象(圖2b),如果Ag2S量子點不含有Ag納米粒,也不會產生此現象(圖2c),最后,脈沖間隔為50fs的條件下產生最優的結果。而持續照射的激光不引起任何變化甚至導致熒光減弱(圖2d);谝陨戏N種結果,作者給出了對產生這一現象可能的機理解釋,如下圖2e所示,當用808nm的飛秒脈沖激光照射時,Ag納米粒子雙光子吸收后會誘導產生高的自由電子密度,從而引起Ag粒子的庫侖爆炸,產生高反應活性的Ag+,并與CHCl3反應生成AgCl,附著在Ag2S上形成保護殼,低帶隙的Ag2S(0.9ev)表面覆蓋著的高帶隙(5.13ev)無機化合物AgCl保護層可大大減少氯仿溶質分子振動活化的非輻射躍遷,并防止淺或深中間能隙態形成的可促進非輻射去激發途徑的表面陷阱,從而促進熒光量子產率激增。
隨后作者進行了動物成像實驗,作者首先在Ag2S表面修飾PEG鏈并和傳統的Ag2S對比了熒光壽命(圖3a),為了證明“超亮點“的優異發光性能,作者選取了單壁碳納米管、稀土摻雜材料以及傳統的Ag2S量子點進行了動物成像實驗,如圖3b所示,在任何激發功率條件下,”超亮點“的發光性能最優,憑借于此,其信噪比是所有實驗組中最高的(圖3c&d)。小鼠左后肢血管成像進一步證實了該材料的優異性能,如下圖3f,兩只小鼠左后肢分別注射傳統Ag2S(左側)和”超亮點“(右側)后立即成像,15s后可以看到血管亮度有明顯差異,通過扣除背景熒光獲得凈信號圖像(圖3g),同時除以背景信號值獲得信噪比對比圖(圖3h),兩者均顯示出”超亮點“在提升信噪比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對大隱動脈處的凈信號(圖3i)和信號-背景分布定量結果(圖3j)也顯示出相比于傳統Ag2S量子點,作者開發的新型Ag2S量子點將凈信號提升了60%,信噪比提升了90%。
最后,作者對所開發的新型Ag2S量子點進行了生物安全性實驗。作者對小鼠尾靜脈注射了總量為0.5µg(~0.5mg/Kg)的Ag2S量子點,該劑量比傳統Ag2S量子點的用量(6.6mg/Kg)少了一個數量級,這種成本節約型和低毒性的探針為未來的臨床轉化和應用打開了新的大門。小鼠全身成像后發現量子點大多數聚集在肝臟之中(圖4a),此外脾臟和心臟也有少許攝取(圖4b&c),此外在小鼠的進食量、體重和體溫方面,進行連續檢測發現無明顯變化(圖4d&e&f)。生化指標方面,作者分別測量了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血清堿性磷酸酶(ALP)、肌酸酐和膽紅素的第1和28天的含量變化,結果顯示無明顯指標改變,證明了作者所開發的新型Ag2S量子點在低劑量下的生物安全性。作者認為這是一個很有希望的結果,需要指出的是,新型Ag2S“超亮點“的臨床轉化需要進一步的毒性實驗,包括研究最大耐受劑量、清除途徑以及對生理、代謝、行為和認知的影響,這個過程將會是漫長的,但該研究結果可能為未來的臨床轉化奠定基礎并為其他研究人員帶來新的研究思路。
Santos H D A, Gutiérrez I Z, Shen Y, et al. Ultrafast photochemistry produces superbright short-wave infrared dots for low-dose in vivo imaging[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1): 1-12.
⭐ ⭐ ⭐
紅外二區小動物活體熒光成像系統 - MARS
NIR-II in vivo imaging system
高靈敏度 - 采用Princeton Instruments深制冷相機,活體穿透深度高于15mm
高分辨率 - 獨家定制高分辨大光圈紅外鏡頭,空間分辨率優于3um
熒光壽命 - 分辨率優于 5us
高速采集 - 速度優于1000fps (幀每秒)
多模態系統 - 可擴展X射線輻照、熒光壽命、一區熒光成像、原位成像光譜,CT等
顯微鏡 - 紅外二區高分辨顯微系統,兼容成像型光譜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