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螢光素 Protocol 在生物發光檢測中的應用
瀏覽次數:776 發布日期:2020-9-27
來源:MedChemExpress
D-螢光素,螢火蟲螢光素酶的化學發光底物,廣泛用于體外生物發光、體內活體成像。螢螢之光,照亮您的科研之路!
■ Q: D-螢光素的作用原理
D-螢光素 (D-Luciferin) 是螢火蟲螢光素酶 (Firefly Luciferase) 的化學發光底物。在ATP 和螢光素酶存在下,螢光素能夠被氧化發光 (圖 1) 。當螢光素過量時,發光亮度與螢光素酶濃度呈正相關。通過螢光素/螢光素酶生物發光體系,可以非常靈敏、高效地檢測基因表達、腫瘤生長、藥物反應等。

圖 1. D-螢光素發光原理
■ Q: 游離態和鹽形式的 D-螢光素,怎么選?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 3 種 D-螢光素,D-螢光素游離酸 (HY-12591A)、鈉鹽 (HY-12591) 和鉀鹽 (HY-12591B)。D-螢光素鈉鹽、鉀鹽易溶于水,而游離酸形式難溶于水,需要適當的堿中和才能溶于水。配成溶液后,這 3 種形式的 D-螢光素生物活性相當。
■ Q: 外生物發光、體內活體成像的檢測怎么操作?
以 D-螢光素鉀鹽 為例:1、體外生物發光檢測 (In vitro bioluminescent assays)
1) 將細胞鋪在 24 孔黑孔板上,鋪板密度為 0.5-2.0×105 個細胞/孔,37℃,培養過夜。
2) 用超純水配制 15 mg/mL 的 D-螢光素儲存液 (100×)。
注:D-螢光素溶液最好現用現配,也可分裝后-20℃ 避光凍存,有效期 1 個月。
3) 用預熱好的細胞培養基 1: 100 稀釋儲存液,配制終濃度 150 μg/mL 的 D-螢光素工作液 (1×)。
4) 去除培養細胞的培養基直至無殘留。
5) 向細胞內添加 1×D-螢光素工作液后,立即進行圖像分析。

圖 2. MDA-MB-231-Luc2 細胞生物發光檢測結果 [1](客戶驗證)2、
小鼠活體成像分析 (In vivo analysis in mice)
1) 用無菌的 DPBS (no Mg2+、Ca2+) 配制 15 mg/mL 的 D-螢光素溶液,0.2 μm 濾膜過濾除菌。
注:D-螢光素溶液最好現用現配,也可分裝后 -20℃ 避光凍存,有效期 1 個月。
2) 按 150 mg/kg 劑量和 10 μL/g 注射體積向每支小鼠注射相應量的 15 mg/mL D-螢光素溶液。
3) 腹腔或靜脈注射 5-15 min 后進行活體成像分析。

圖 3. 小鼠活體成像結果 [2](客戶驗證)
參考文獻 1. Bondareva, A., et al. The Lysyl Oxidase Inhibitor, β-Aminopropionitrile, Diminishes the Metastatic Colonization Potential of Circulating Breast Cancer Cells. PLoS ONE. 2009; 4(5), e5620.
2. Xiaoxiao Du, et al. Establishment of a novel human cell line reta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and evaluation of MEK as a therapeutic target. Int J Oncol. 2020 Mar;56(3):76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