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CT在藥品中的應用
瀏覽次數:1212 發布日期:2020-4-16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顯微CT在藥品中的應用
前言
在藥物傳遞系統中,了解、評估和控制材料分布的能力對于藥物科學中的配方開發、工藝設計和最佳治療功能至關重要。藥品中物質空間分布,特別是結構復雜的物質空間分布,對藥物釋放具有特定的功能和意義。從本質上講,藥物傳遞系統的開發需要解決有效藥物成分(API)和輔料的結構設計和空間分布控制,兩者都直接關系到藥物的質量屬性和治療效果。目前,材料分布和藥片微觀結構之間的關系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與傳統的形態學特征不同,顯微CT確定的內部層次結構的復雜性可以提供對小單位藥物遞送系統中物質分布的洞察。
案例一: 膠囊
3D旋轉

橫截面 矢狀面 冠狀面
有效成分與輔料在CT值上有明顯差異
利用分割工具區分藥品不同結構(2D視角)
(3D視角)綠色為輔料,紅色為有效成分
案例二:片劑

左:片劑3D圖 ;右:片劑透視圖(片劑中心有壓縮裂紋)
案例三、糖衣片
片劑3D圖不同視角 3D彩色渲染(糖衣和內容物的區分)
案例四、片劑
橫截面 矢狀面 3D顯像

利用分割工具將藥片不同結構成單獨展示;
(1)和(3)為輔料,(2)和(4)為有效成分
藥片不同結構3D展示
使用設備:
Micro CT(型號:Venus)(平生醫療)
影像軟件:Avatar(平生醫療)
結尾:目前為止,人們對藥品中藥物和輔料的三維微觀結構和空間分布的研究一直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具有挑戰性的科學領域。顯微CT可以在不破壞樣品的情況下測量藥品的內部結構,因為X射線透射率取決于藥品的密度,反映了藥品的幾何結構。利用顯微CT不僅可以觀察到藥物和輔料的三維微觀結構和空間分布,還可以作為藥物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增強藥物制作過程中的準確性和性能。顯微CT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與尺度來深入探究藥物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