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技術在高細胞密度和高產物滴度的細胞培養中的應用
瀏覽次數:1988 發布日期:2020-3-17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純化工藝精選|解決高細胞密度甜蜜的煩惱—絮凝技術
隨著生物制藥技術的發展,高細胞密度和高產物滴度的細胞培養已經成為一種趨勢,這給傳統下游澄清工藝帶來了越來越大的負擔,使得我們傳統深層過濾器載量下降,整體純化效率降低。
什么是絮凝技術?
絮凝技術,是通過改變pH值或離子環境,誘導小的易堵塞雜質絮凝或沉淀的方法,從而增加雜質顆粒粒徑,減少難以通過離心方式分離且會堵塞下游過濾器的微小顆粒,進一步通過Clarisolve
®深層過濾器一步澄清,實現高細胞密度料液(>10^7/ml)的高效澄清。
絮凝原理示意圖:
不同絮凝方式處理后粒徑變化:
絮凝方案如何實現?
針對高密度細胞收獲液,默克可提供兩款GMP級別絮凝劑:pDADMAC和mPAA。二者均為陽離子聚合物,料液可在絮凝劑加入后30分鐘內高效完成絮凝過程。
絮凝劑& Clarisolve®深層過濾器:
經過絮凝處理后的料液,顆粒物直徑會提高2-4倍,往往會大于傳統深層過濾器的截留孔徑,容易造成濾器的迅速堵塞,載量降低。
Clarisolve
® 深層過濾器是首款針對絮凝處理后料液的粒徑分布而特別設計的,具有梯度密度結構的澄清濾器。
Clarisolve® 深層過濾器示意圖
優點:
孔徑分布范圍大,適用于顆粒粒徑范圍廣的雜質去除
梯度過濾,載量高
單級過濾即可有效降低濁度,減少深層過濾使用面積
對于HCP/DNA有較高的去除能力
傳統澄清過濾VS絮凝技術
相較于傳統深層過濾而言,采用絮凝技術進而進行深層過濾,可達到更高的過濾載量,從而降低深層過濾膜包的使用面積和使用前沖水量。同時,絮凝所需時間在30-60min,相比于兩級深層過濾,大大降低了澄清過濾的時間成本。
以2000L生產工藝為例,對兩種技術進行對比:
* 細胞密度>20*10^6 cells/mL
絮凝劑的殘留
絮凝劑通常是一類帶正電荷高分子聚合物,在抗體純化的工藝中,每一個步驟都會對絮凝劑有一定去除作用,大部分的絮凝劑會在陽離子層析后被大量去除,在最終制劑前的蛋白料液中,絮凝劑殘留量滿足毒理要求,經過細胞血紅蛋白釋放檢測,殘留的絮凝劑劑量不具有細胞毒性。
絮凝劑pDADMAC通過層析工藝后的殘留:
絮凝劑mPAA通過層析工藝后的殘留:
絮凝劑毒性反應對比:
隨著上游培養技術的迅速發展,高密度細胞培養將成為趨勢,在這種情況下,采用傳統深層過濾會迅速堵塞,造成澄清工藝的載量大幅度降低。而采用絮凝技術,則能夠有效地解決澄清濾器低載量的挑戰,與此同時,對HCP和DNA有更好的去除能力。
如需咨詢產品信息,請點擊此處。
如您正在研發新冠病毒藥物,請
點擊此處填寫問卷調查。我們會第一時間為您提供新冠藥物開發所涉及的產品技術與服務組合,及全球專家的優先支持。幫助您快速到達臨床,取得戰“疫”的勝利。
新冠病毒藥物研發默克聯系人:
史秋明博士 客戶技術應用總監
聯系方式:
miles.shi@merckgroup.com
我們也將給您配備一對一的技術咨詢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