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德國克勞斯塔爾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們在2019年第7期的《Processes》雜志上發表了題為“Accelerating Biomanufacturing by Modeling of Continuous Bioprocessing - Piloting Case Study of Monoclonal Antibody Manufacturing”的文章。
文中,研究人員對基于CHO細胞的、產量1 L/天細胞上清液,即約150g/年產物(單克隆抗體)的中試規模連續生物工藝進行了可行性實驗研究和模型驗證。實驗時長約6周,包括準備、啟動、批次及維持至少兩周的連續穩態操作和純度及產量的最終分析。實驗在使用交替式切向流過濾(ATF)進行灌流培養之后,成功進行了包括水兩相提取(ATPE)、超濾/洗濾(UF/DF)、含離子交換(IEX)和疏水作用(HIC)柱的的整合式逆流層析(iCCC)純化以及凍干的連續工藝處理。實驗及建模證實,連續操作穩定且可行。
在細胞培養中,實驗使用中國倉鼠卵巢細胞(CHO DG44)生產單克隆抗體。培養條件為36.8℃、pH 7.1、60% pO2、433rpm,培養在Sartorius Biostat B 2L生物反應器內進行,使用無血清化學限定培養基。
對于連續培養,使用交替式切向流過濾(ATF)灌流系統,進行細胞截留。灌流在活細胞密度達到2x10^6cells/mL時開始。在整個連續培養過程中維持體積置換率為1VVD。通過原位濁度探針,將活細胞濃度維持恒定為特定細胞濃度。
在高活性時(>95%),濁度可用于在線監測活細胞濃度。所以,使用在線濁度閾值來進行在線控制。操作點(4800FAU)被選擇用于活細胞濃度控制,其代表的活細胞濃度為25x10^6cells/mL。當濁度超過閾值時,自動觸發廢棄(bleeding)泵。濾液和廢棄液流速之和等于補液流速,以維持培養體積。ATF泵置換體積為80.14mL,當其以每分鐘1個泵循環運行時(一個循環定義為真空排氣并加壓置換整個泵體積),ATF流速為160 ml/min,此時可達到ATF比例為200.35(濾液體積流速和ATF流速之比)。
結果顯示,灌流培養達到的抗體濃度為0.34±0.05g/L(批次階段結束時)、0.70±0.06g/L(穩態開始時)以及0.50±0.03g/L(培養240小時時)。較低的產物濃度是由于相比傳統灌流培養(14-60天),實驗中工藝的培養時間較短。但是,即使在較低的產物濃度條件下,單位體積產量仍達到了700.34±56.85mg/L/d(穩態開始時)和503.20±28.45mg/L/d(培養240小時時)。高產率以及其它工藝特性(如更低的投資支出、長期的連續培養)增加了灌流系統的吸引力。
詳細實驗內容,請參考原文。
聯系我們
瑞普利金(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張江路1238弄1號樓2層G座
電話:021 - 6881 0228 | 400 628 4448(免費客服熱線)
傳真:021 - 6091 9246
網站:www.replig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