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研究新思路——Rho GTP酶家族對神經元可塑性調節
瀏覽次數:4764 發布日期:2019-8-29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抑郁癥是世界第四大疾病,預計到2020年將成為第二大;但我國對抑郁癥的醫療防治還處在識別率低的局面,地級市以上的醫院對其識別率不足20%,只有不到10%的患者接受了相關的藥物治療。
迄今,抑郁癥的病因并不非常清楚。生物學因素主要涉及遺傳、神經生化、神經內分泌、神經再生等方面;與抑郁癥關系密切的心理學易患素質是病前性格特征,如抑郁氣質。成年期遭遇應激性的生活事件,是導致出現具有臨床意義的抑郁發作的重要觸發條件,然而,以上這些因素并不是單獨起作用的。
研究表明,
慢性社會失敗應激處理(CSDS)可導致70%的小鼠出現抑郁相關行為(如社交互動減少、快感缺乏增加、負體重變化),稱為應激敏感型),而其余30%的小鼠沒有經歷這些不利的行為變化。
在CSDS處理過程中,VTA和表達多巴胺能受體1 (D1R)和表達D2R的神經元的結構和功能均發生了重構,應激性快感缺乏癥(模擬抑郁行為)導致表達D1R的中等多棘神經元(MSN)的自發興奮性輸入減少,而表達D2R的MSN的變化卻相反。表達D1R的伏隔神經元(NAc)也表現出樹突狀棘的退化(形態可塑性),這是神經興奮性傳遞的一個重要參數,因為樹突狀棘是興奮性突觸的主要部位。
應激誘導的抑郁癥(MDD)模型會導致樹突棘形態,密度和突觸功能的變化。實際上,CSDS顯著降低了伏隔核(NAc)中表達D1R的中等多棘神經元(MSN)的樹突復雜性和總樹突長度,而樹突和脊柱形態的變化又依賴于肌動蛋白等細胞骨架的動態重組。Rho GTPase家族分子(例如,Rho,Rac和Cdc42)調節基于actin的神經元結構(例如脊)的形態發生和重塑,根據目前的研究來看,Rho對神經元形態發生和發育表現為抑制,而Rac / Cdc42卻能促進脊柱形態發生和發育。
MDD的成功治療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某種通用型治療方法作用不會很明顯,因此需要探索與抑郁癥相關的所有神經生物學系統相關的信號級聯反應。為此,艾美捷科技為您推薦Cytoskeleton公司提供純化的細胞骨架蛋白,功能測定,信號轉導試劑,GTP酶活化測定,抗體,活細胞成像探針和試劑盒,以量化細胞和組織中內源性翻譯后修飾的水平。
G-LISA 活化檢測試劑盒:
活細胞成像試劑盒:
鬼筆環肽:
Cytoskeleton公司成立于1993年,專注于生物化學和細胞過程研究中的純化蛋白和便捷試劑盒開發與生產。公司提供藥物篩選、信號轉導、蛋白質轉錄后修飾(PTM)、細胞骨架研究相關的系列試劑盒和產品,尤其以細胞骨架相關研究見長,既能滿足于樣品較少的科學研究,也可以用于小規模篩選研究和高通量大規模篩選研究。目前主要的產品有340余種,其產品主要覆蓋肌動蛋白,微管蛋白,馬達蛋白,小G蛋白,細胞外基質,活細胞成像等相關領域,提供對應的蛋白質,抗體,檢測與分析試劑盒,并且產品線還在不斷的擴大中。此外,公司還提供微管蛋白,肌動蛋白,小G蛋白,GAPs,GEFs等現有產品的藥物篩選服務。
作為Cytoskeleton在中國的區域總代理,艾美捷科技有限公司將為中國客戶提供最全面的Cytoskeleton產品以及訂制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