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功肽口服液抗焦慮作用實驗研究
摘要: 目的 通過動物行為學試驗模型研究腦功肽口服液的抗焦慮作用。 方法 采用小鼠高架十字迷宮試驗 (EPM) 和大鼠敞箱試驗(OFT), EPM 試驗選取開臂時間百分比 (OT% ) 、 開臂次數(shù)百分比 (OE% ) 、 總?cè)氡鄞螖?shù)、 總?cè)氡蹠r間為觀察指標; OFT 試驗選取總路程、中央?yún)^(qū)域路程、 中央?yún)^(qū)域時間為觀察指標。 分別設空白對照組、 地西泮組、 腦功肽高劑量組與腦功肽中劑量組進行觀察。 結(jié)果 在EPM 試驗中, OT% 與 OE% 地西泮組分別為 (51. 23 ± 17. 47) % 和 (53. 28 ± 14. 96) % ,腦功肽高劑量組分別為 (38. 67 ± 15. 23) % 和(57. 43 ± 8. 16) % ,均與空白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 ( P ﹤ 0. 05) ; OFT 試驗中,地西泮能顯著增加中央?yún)^(qū)域時間 ( P ﹤ 0. 05)。結(jié)論 EPM試驗顯示,腦功肽口服液具有抗焦慮作用。
關鍵詞: 腦功肽口服液;焦慮;高架十字迷宮試驗;大鼠敞箱試驗
腦功肽口服液為我院院內(nèi)制劑,由遠志、 酸棗仁、 天麻、 石菖蒲等 14 味中藥組方,具有調(diào)節(jié)腦功能、 平衡大腦興奮與抑制過程、 增強記憶力、 促進腦細胞代謝、 改善腦循環(huán)和醒腦提神等作用 ,能緩解睡眠障礙患者的焦慮癥狀。 我科對該制劑分別進行了質(zhì)量標準研究和急性毒性研究,但對其抗焦慮作用的機制未進行研究。 本研究中通過小鼠高架十字迷宮試驗 (EPM) 與大鼠敞箱試驗 (OFT),研究腦功肽口服液對動物行為學的影響,以考察其抗焦慮作用。
1 材料與方法
1. 1 儀器、 動物與試藥
XR-XG201型高架十字迷宮試驗視頻分析系統(tǒng),XR-XZ301型自發(fā)活動視頻分析系統(tǒng) (上海欣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ME235S 型電子分析天平 (德國賽多利斯公司) 。 清潔級健康雄性昆明種小鼠 60 只,初始體重 18 ~ 22 g;清潔級健康雄性 SD 大鼠[許可證號: SCXK (渝) 2012 - 0005]60 只,初始體重 160 ~ 180 g,由第三軍醫(yī)大學大坪醫(yī)院動物實驗中心提供。 所有動物提前 1 周購入,清潔級動物 [許可證號: SYXK (渝) 2012 - 0011]常規(guī)飼養(yǎng)。地西泮片 (湖北制藥有限公司,批號為 20110604) ,試驗時用雙蒸水配制成 0. 2 g / L 的溶液;腦功肽原液 (NGT) 由第三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藥劑科中藥制劑室提供 (批號為 20130114) ,高、 中劑量組用雙蒸水分別配制每 1 mL 含 1. 8, 0. 9 g 生藥的藥液,雙蒸水為新橋醫(yī)院藥劑科普通制劑室制備。
1. 2 試驗方法
分組與給藥:行為學試驗前,將動物飼養(yǎng)于正常晝夜循環(huán)的環(huán)境中。 室溫控制在 (20 ± 2) ℃ ,自由攝食飲水,適應性喂養(yǎng) 3 d后,每天安撫動物 2 min,持續(xù) 3 d,減少無關刺激對試驗的影響。給藥前將動物隨機分為空白對照組 ( A 組 ) 、 地西泮陽性對照組 (B 組 )、 腦功肽高劑量組 (C1 組 )、 腦功肽中劑量組 (C2 組 ),各15 只,各組每天 8: 00 ~ 21: 00 灌服給藥,灌胃量小鼠每 20 g 體重0. 2 mL,大鼠每 200 g 體重 2 mL,連續(xù) 7 d,末次給藥 30 min 后進行行為學試驗,試驗時間段為 8: 00 ~ 14: 00。EPM 與 OFT 試驗:實驗室光線保持恒亮,以 1. 5 m 距離處能辨認小鼠細微活動的最低亮度為準,室溫約 15 ℃ ,保持實驗室安靜。 測試前將每只小鼠放于 60 cm × 60 cm × 35 cm 敞箱中,自由探究 5 min,然后迅速置試驗系統(tǒng)的中央平臺上,頭朝向一開放臂,放開后開始計時,由儀器記錄 5 min 內(nèi)的活動指標。 觀察指標包括,進入開放臂次數(shù) (OE) ;進入到任一開放臂的次數(shù),以小鼠4 個爪子均進入到臂內(nèi)為準,中途 1 個爪子從該臂中完全退出則為該次進入活動完成;進入開放臂時間 (OT) ;進入封閉臂次數(shù)(CE) ,進入到任一封閉臂的次數(shù),以小鼠 4 個爪子均進入到臂內(nèi)為準 ;進 入封 閉 臂時 間(CT) ;開 臂時 間 百 分率 (OT% ) = OT /(OT + CT)× 100% ;開臂次數(shù)百分率 (OE% ) = OE ( / OE + CE)×100% ;總?cè)氡鄞螖?shù), OE + CE;總?cè)氡蹠r間, OT + CT。 實驗室保持安靜,大鼠迅速置于敞箱中央 (尺寸為 100 cm × 100 cm × 45 cm) ,釋放后記錄 10 min 內(nèi)大鼠活動指標。 每次完成記錄后,用 5% 醋酸水溶液擦拭箱底,清除糞便,繼續(xù)用干布擦凈,排除氣味對下一只大鼠的干擾。 觀察指標包括總路程 (mm) 、 中央?yún)^(qū)域路程 (mm) 、中央?yún)^(qū)域時間 (s) 。
1. 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 SPSS 17. 0 統(tǒng)計軟件分析,試驗數(shù)據(jù)均以 X ± s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P ﹤ 0. 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本試驗中采用了 2 種行為學效應模型考察腦功肽口服液的抗焦慮作用,其中 EPM 試驗是抗焦慮研究中公認結(jié)果可靠的模型,動物具有探究性,放入迷宮后會主動探究開臂,但又懼怕開臂中高懸敞開的環(huán)境,抗焦慮藥能增加動物在開臂的探究活動,而致焦慮劑則相反。 動物 OE% 與 OT% 是該模型的重要指標,抗焦慮劑通常會增加動物 OE% 值與 OT% 值,而不影響總?cè)氡鄞螖?shù)與時間。 本試驗結(jié)果顯示,地西泮組與腦功肽高劑量組對小鼠OE% 值與 OT% 值均有顯著升高作用,而總?cè)氡鄞螖?shù)與時間無顯著性差異,說明兩者均有抗焦慮作用。
在 OFT 試驗中,大鼠進入敞箱后因其對新異環(huán)境的恐懼而主要在敞箱內(nèi)靠周邊的區(qū)域活動,而抗焦慮藥能明顯增加大鼠進入敞箱中央?yún)^(qū)的次數(shù)及在中央?yún)^(qū)停留的時間。 本試驗結(jié)果顯示,地西泮能顯著增加大鼠中央?yún)^(qū)域活動時間,顯示地西泮具有一定的抗焦慮作用,而高劑量與中劑量腦功肽對大鼠的中央?yún)^(qū)域活動時間與路程均無影響,說明在此模型下高劑量與中劑量腦動肽未能顯示出抗焦慮作用。 但大鼠 OFT 試驗應用于焦慮模型時間不長,其穩(wěn)定性及可靠性有待進一步驗證。
EPM 試驗與臨床觀察結(jié)果均顯示,腦功肽口服液有一定的抗焦慮作用,在進一步的研究中,將考察腦功肽口服液對動物腦組織中單胺類和氨基酸類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影響,以揭示其抗焦慮作用的具體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