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首都師范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共同合作,在脊髓損傷再生研究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并在PNAS雜志上發表文章。
成年哺乳動物中樞神經系統中的神經干細胞(NSCs)通過適當激活、分化和成熟,建立起新神經網絡,整合到受損神經回路中修復功能,是神經再生的關鍵。然而,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微環境往往是抑制及炎癥性的,限制了活化的神經干細胞分化為神經元,形成新神經回路的能力。
該研究利用日本MED64離體多通道神經電生理研究系統對急性脊髓切片進行神經回路檢測。發現通過將NT3-殼聚糖插入到完全切斷和切除的大鼠胸部脊髓5-mm缺口中,可有力活化受損脊髓中內源NSCs。通過緩慢釋放NT3,這一生物材料吸引NSCs遷移到損傷區域,分化為神經元,形成功能性神經網絡,其與切斷的上行和下行軸突相互連接,恢復感覺與運動行為。該研究指出促進內源性神經發生將會是脊髓損傷的一種新治療策略。
MED64離體多通道神經電生理研究系統是由日本ALPHA MED SCIENTIFIC研發生產的電生理信號記錄系統,旨在幫助更多的科研者提升電生理領域的研究。MED64系統被廣泛應用于中央和周圍神經系統以及心臟等課題的研究,無論對于急性切片還是培養的細胞組織來說,MED64系統都能提供良好的研究方法。尤其在急性切片信號記錄方面,MED64系統具有無與倫比的低噪聲電極配合內置的刺激器使得突觸電位更易誘發,用戶友好的軟件界面使用戶對數據處理完全無后顧之憂。
原文地址:NT3-chitosan elicits robust endogenous neurogenesis to enable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spinal cord injury.October 12, 2015, doi: 10.1073/pnas.1510194112 PNAS October 12,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