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器的不同操作細節對移液精度的影響不同,如果全部按照粗略講述的一些操作規范來做,必然會影響操作的效率。所以,我這里把相關的一些使用規則按照其重要性進行分類:“重點注意事項”是一定要遵守的,但如果對精度要求不高,就不必遵守“其它注意事項”而按照效率優先的原則來操作。這兩類注意事項則分別按照操作的順序排列。下面是重點注意事項:
1. 裝吸頭
在移液器的套柄最下端進入吸頭后,如果在吸頭盒內操作,在輕輕向下壓的同時左右晃動移液器或稍稍轉動移液器(僅單道移液器可旋轉)1-2秒即可;如果是用散裝吸頭,在用手把吸頭往移液器方向輕輕施壓的同時稍稍轉動吸頭1-2秒即可。如果這種操作不能達到理想的密封性,就需要檢查吸頭和移液器了(以后會詳述)。
2. 量程選擇
一般說來,移液器的可用量程范圍是移液器最大量程的10-100%。對特定的一支移液器,其移液的精度隨移液量的降低而降低。以市場上用的較普遍的EPPENDORF的RESEARCH移液器為例,其量程范圍為20-200ul的移液器,在移取200ul純水時準確度為±0.6%,在移取100ul純水時準確度為±1.0%,在移取20ul純水時準確度為±2.5%(這些數據引用自EPPENDORF的產品宣傳手冊)。因此,筆者推薦最佳的量程范圍是移液器最大量程的35-100%。
3. 吸液的速度
在吸液過程中,須慢慢降低拇指的下壓力,使液體在吸頭內均勻且緩慢的上升。
4. 吸液的深度和角度
(1) 吸頭浸入的深度:有下面一個表格供參考(當然,不同容器需要的深度也略有不同,所以無需死記這個表格,只需把握兩個原則:其一,吸液的深度需保證達到所需的移液量;其二,讓吸頭外壁盡量少的接觸液體)。
(2) 移液的角度:在移液的過程中須一直保持移液器在豎直狀態,最大傾角不超過20?。
5. 停留時間
對于大量程移液(ml級)和粘度明顯高于水樣品的移液,在吸液時松開拇指后,須使吸頭在液體內停留3-5秒后才能移出(因為液體進入吸頭的運動相對比較費時,必須保證液體達致動態平衡)。
6. 存放
在移液器使用完畢后,須將移液器調至最大量程,然后掛起(可以掛在專用支架上,也可以掛在實驗臺柜的金屬橫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