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業生產的改革和發展,多種生產模式被開發和投入使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這個發展過程中,其相關產業也應該與時俱進,相應的調整自己的發展應用戰略,水稻定單生產近年來發展飛速,也引起了一些相應的改變,下面以頻振式殺蟲燈在水稻定單生產中的應用優勢來介紹這一情況。
從2001年開始,江安縣逐步走上訂單農業的道路,并試點探索“雜糯間栽生物多樣性控防稻瘟病”技術。隨著“雜糯間栽”技術的大面積推廣和訂單農業發展,至今年已推廣“雜糯間栽”技術巧萬畝,發展定單6萬畝,年產糯稻180萬公斤。我縣的訂單農產品主要為古龍洞酒廠的釀酒、江安縣磕粉廠生產磕粉提供原材料,這就對稻谷的質量提出了新要求,將頻振式殺蟲燈作為雜糯間栽的配套技術已成為發展訂單農業的必然趨勢。
雜糯間栽技術是利用糯稻植株高于雜交稻,成熟期早5一10天,不倒伏,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和邊際效益,增強對稻瘟病的抗病力,從而達到糯稻豐收的目的。結合我縣水稻病蟲發生情況,稻瘟病得到了有效控制,擺在我們面前的主要是螟蟲防治問題。而頻振式殺蟲燈正好解決此問題,這為我縣水稻訂單生產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創造了的較好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1頻振式殺蟲燈與化學防治效果比較
通過推廣調查和農民反映情況,安裝殺蟲燈區域比化防區具有以下優點:一是第二代螟蟲螟害率為0.38%-0.58%之間,與化學農藥防治區無差異;二是第二代殘蟲量為每畝1018一1483.2頭之間,與化學農藥防治區無差異;三是防治成本比化學農藥防治每畝節約1.50元;四是利用光電技術殺蟲,農田和稻谷中無農藥污染,食用安全,每公斤大米訂單價高0.1元;五是殺蟲燈殺滅的昆蟲用于喂魚(稻田和池塘養魚),魚生長快、產量高、品質好。
2通過水稻定單生產來推廣頻振式殺蟲燈的優勢
一是集中定單面積大,克服了單家獨戶防治病蟲難的問題。二是企業對定單農產品質量的要求高,為推廣交流殺蟲燈提供了良好的市場前景。三是病蟲防治費用可通過定單合同約定由從農戶轉移到企業,解決了統防統治難的問題。四是頻振式殺蟲燈的防治與化學農藥防治相比所具有很好的優點,容易被企業接受。我縣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在水稻訂單生產中大力推廣頻振式殺蟲燈防治水稻螟蟲,取得了良好效果。
交流殺蟲燈為我縣訂單農業的持續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同時帶動了我縣以水稻為原材料的加工企業的發展,也促進了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和農村富裕,成為我縣農業生產中的新的經濟增長點。頻振式殺蟲燈在訂單農業中具有很好的應用和發展前景,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