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劑和材料:
1. 無鎂和鈣的PBS平衡鹽溶液(PBSA);
2. MSC培養基:含2mmol/L 谷氨酰胺的α-MEM,添加15%胎牛血清,0.1mmol/L左旋抗壞血酸磷酸鹽,100U/ml青霉素和100μg/ml鏈霉素;
3. 胰蛋白酶-EDTA溶液:0.05%胰蛋白酶,0.54mmol/L(0.2%)EDTA,無鎂和鈣的PBS平衡鹽溶液溶解;
4. 凍存管,1.8ml;
5. 合適的載體(羥基磷灰石/磷酸三鈣載體,HA/TCP);
實驗方法:
1. 用MSC培養基培養,直到細胞到達90%匯合;
2. 用PBSA洗培養皿,洗3次;
3. 加足夠體積的胰蛋白酶-EDTA溶液,37℃孵育;
4. 確定80%的細胞已從培養容器表面脫離,然后加MSC培養基;
5. 500g,離心6min;
6. 倒掉上清,用MSC培養基重懸細胞;
7. 細胞計數;
8. 將重懸于MSC培養基的(2-4)×106個細胞和載體混合,置于1.8ml凍存管中;
9. 37℃旋轉孵育1h;
10. 無菌條件下,將混合物移植到免疫力低下的小鼠皮下。我們通常使用N1H的bg-nu/nu-xid小鼠進行移植;
11. 在合適的時間點,收集移植物,組織學檢測。(在HA/TCP載體和bg-nu/nu-xid小鼠體系中,8周的時間足夠DPSCs和SHED形成充分的礦化基質。收集的時間點主要決定于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