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國家衛健委官方網站發布《關于印發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的通知》,通知中明確了方案的適用對象,對有自主抗原檢測需求人員、人員密集場所的人員、居家老年人和養老機構老年人三類人群從抗原檢測試劑獲得、檢測頻次、注意事項等方面作了規定。
抗原檢測具有感染早期靈敏度高的特點,為指導有需求人員自主、規范做好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提出了一系列方案。
關于印發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的通知
(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2〕118號)
抗原檢測和核酸檢測有何不同?
核酸檢測是通過PCR擴增的方法把病毒特異性基因片段不斷進行復制,讓它的數量達到檢測儀器能夠檢測到的閾值。
抗原檢測則是通過追蹤病毒抗原的辦法,來判斷樣品里面是不是存在這個病毒。抗原檢測試劑盒運用雙抗夾心ELISA和免疫層析技術原理,樣品通過硝酸纖維素膜與固定了特異性抗體的檢測線反應后出現明顯條帶,通過出現條帶判段患者是否感染新冠。
核酸檢測
· 優點:靈敏度高,結果精確
· 缺點:檢測時間長
抗原檢測
· 優點:檢測時間短,操作簡單
· 缺點:試劑盒內抗體批次間質量不穩,易出現假陽或假陰
那么如何保證抗體對批次間穩定性和試劑盒質量成為了目前最大的難題。
現階段各廠商常用的質控方法為SPR(表面等離子體共振),用于表征光學折射系數改變而導致的信號放大的光學傳感技術。它可以對兩個生物分子間(比如小分子藥物和蛋白、抗原和抗體之間)相互作用的親和力、結合特性、動力學等做實時動態的分析,是用于評價藥物篩選、蛋白抗體藥物親和力等領域的金標準。中國、美國、日本的藥典已經將SPR技術在進行活性檢測中的部分功能錄入在冊。
量準新冠病毒N蛋白抗體對快篩試劑盒
量準
致力于生物芯片在藥物篩選領域的產品研發和生產,近期研發出一種可用于新冠病毒N蛋白抗體對快篩試劑盒以及相應配套的檢測質控儀器,可廣泛
應用于新冠病毒等IVD原料抗體對的篩選、親和力實時測定、活性檢測、抗原表位鑒定等。
新冠病毒N蛋白抗體對快篩試劑盒
可用于抗體定量、親和力測定、表位鑒定、配對篩選等
通量高:
可同時完成96個樣本的高通量篩選
樣品適用廣:可直接檢測純化樣本和粗樣本(細胞上清、細胞裂解液等)
簡單快捷:無需標記,一步式加樣,
10-15min即可出結果
特異性、一致性好:
較少的非特異性結合
案例展示1
新冠病毒N蛋白抗體與N蛋白親和力篩選
新冠病毒N蛋白抗體與N蛋白親和力測定曲線圖
案例展示2
表位鑒定
當多種抗體對同一個目標蛋白具有相似的親和力時,可通過NanoSPR的高通量表位鑒定考察它們是否結合到目標蛋白上的相同或不同的表位上。
NanoSPR一步式預混法進行表位鑒定原理示意圖
NanoSPR與ELISA法檢測數據對比圖
結果:量準WeSPR 100多功能分子檢測儀搭配LifeDisc生物篩選芯片,對新冠N蛋白包被抗體以及其他8種抗體的表位鑒定結果與ELISA檢測結果一致。
案例展示3
抗體配對篩選—夾心法
NanoSPR技術可通過快速、高效的抗體配對篩選檢測,將不同表位的抗體進行兩兩配對,進行靈敏度檢測、梯度驗證、挑選靈敏度高、配對效果最優的抗體對,進行后續試劑盒的開發。
NanoSPR與ELISA夾心法篩選最佳抗體對
原理與檢測時間對比圖

NanoSPR技術對不同新冠病毒N蛋白抗體
進行一步式配對效果檢測圖
使用量準WeSPR 100多功能分子檢測儀搭配LifeDisc生物芯片篩選試劑盒,可通過親和力測定、表位鑒定以及配對篩選等方面,對IVD原材料進行全面的性能驗證與質控考察。
快速、高效、精準地從眾多抗體中篩選出最合適的兩種抗體(檢測抗體和捕獲抗體)來作為夾心法檢測的抗體對,以保證后期檢測試劑盒的高靈敏、高特異性的檢測性能,同時加快試劑盒的研發進度。
產品列表
量準獨立研發自動化分子互作檢驗儀
為滿足市場需求,量準研發的WeSPR 系列產品搭配LifeDisc系列納米表面等離子體共振傳感芯片(NanoSPR),能夠實時分析多種生物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無需標記,即可提供高質量的動力學、抗體篩選、表位鑒定以及濃度測定等生物學信息。
 |
 |
WeSPR HT96全自動多功能分子檢測儀 |
WeSPR 100 多功能分子檢測儀 |
NanoSPR
高分引用文獻
01 期刊:Nat Comm. 影響因子:17.69
Yiyi Zhang, Sidan Tian, Liping Huang, Yanan Li, Yuan Lu, Hongyu Li, Guiping Chen, Fanling Meng, Gang Liu, Xiangliang Yang, Jiasheng Tu, Chunmeng Sun, and Liang Luo*, Reactive Oxygen Species-Responsive and Raman-Traceable Hydrogel Combining Photodynamic and Immune Therapy for Postsurgical Cancer Treatment. Nat Commun.2022 Aug 5;13(1):4553. doi: 10.1038/s41467-022-32160-z.(IF=14.9)
02 期刊:AFM. 影響因子:20
Hongli Fan, Liping Huang*, Rui Li, Mingqian Chen, Junjie Huang, Hao Xu, Wenjun Hu*, Gang L. Liu*, An Nanoplasmonic Portable Molecular Interaction Platform for High-Throughput Drug Screening[J].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01 September 2022,DOI: 10.1002/adfm.202203635, (IF=20).
家庭自備抗原檢測需求時代來了嗎?
《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中提及“以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單位進行儲備,每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照服務人口總數的15-20%儲備抗原檢測試劑”。而社區居民有意進行抗原自測的,可通過零售藥店、網絡銷售平臺等渠道自行購買或向所在社區申請獲取,進行自測。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步優化,抗原檢測逐漸成為重要檢測手段,相對于核酸檢測,
抗原檢測的優勢是可以自我檢測、出結果快、成本低,普通民眾可以非常方便地進行居家檢測,能夠有效降低群體集聚產生的感染風險。該方式可進一步提高病例早發現能力和疑似病例診斷或排除效率,從而緩解醫療資源壓力。
(圖源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