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陸地生態系統是全球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以土壤-大氣界面、植被-大氣界面等為代表的物質能量交換過程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近些年來,以土壤溫室氣體監測、穩定同位素、渦動通量、高光譜成像以及無人機為代表的新一代生態系統觀測技術迅速成熟,大數據背景下的整合生態學研究針對陸地生態系統實時監測和動態評估的需求,需要運用新的觀測技術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系統,為了更好地開展生態系統的長時序動態監測,建立多源、多尺度、多要素的綜合監測數據集,推動新技術在生態系統觀測中的運用,由北京大學地表過程分析與模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辦、北京理加聯合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二屆陸地生態系統多尺度/多要素觀測技術研討會定于2020年9月25日以網絡會議的形式召開。
二、會議目的
面向生態觀測研究人員,開展以多要素觀測中基礎理論、儀器組成、設備安裝、數據質控、分析應用及研究進展等方面為主的多要素技術與方法交流和培訓,培養野外生態觀測研究隊伍,提升野外臺站的觀測技術水平。
三、會議內容
1、 生態系統觀測方面前沿的科學問題
2、 多要素觀測新技術的基礎理論與技術方法
3、 多要素觀測新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趨勢
四、會議時間、形式
1. 會議時間:2020年9月25日
2. 會議形式:網絡線上直播
五、會議日程
孫寶宇 總經理 北京理加聯合科技有限公司 |
9:00~9:05 致辭 |
牛書麗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
9:05~9:45 陸地生態系統多尺度/多要素觀測實驗數據的整合研究 |
溫學發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
9:45~10:25 碳水穩定同位素比值和通量比值的觀測技術和方法 |
10:25~10:35 休息時間 |
|
王慶貴 教授 黑龍江大學 |
10:35~11:15 溫帶和寒溫帶代表性森林生態系統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
朱湘寧 經理 北京理加聯合科技有限公司 |
11:15~11:50 低空高光譜遙感的特點及其解決方案實踐 |
休息時間 | |
于秀波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
13:30~14:10 生態系統監測研究網絡新進展 |
楊元合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
14:10~14:50 凍土氮循環及其對全球變化的響應 |
吳波 研究員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
14:50~15:30 荒漠生態系統對人工模擬增雨的響應 |
15:30~15:40 休息時間 |
|
毛方杰 講師/杜華強 教授 浙江農林大學 |
15:40~16:20 竹林碳循環時空模擬與形成機制分析 |
朱彪 研究員 北京大學 |
16:20~17:00 根系功能性狀與生態系統碳循環過程的關聯 |
孫寶宇 總經理 北京理加聯合科技有限公司 |
17:00~17:30 氫氧穩定同位素技術在生態學中的應用 |
六、其他注意事項
1、本次研討會不收取費用。
七、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北京大學地表過程分析與模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協辦單位:北京理加聯合科技有限公司
八、報名注冊
掃描二維碼,回復“報名”
填寫表單即可
報名截止日期與時間:2020年9月24日12:00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