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IEA/Kingfar發展中國家人因與工效學研究獎征集
瀏覽次數:4112 發布日期:2020-7-31
來源:津發股份
2020年IEA/Kingfar Award發展中國家人因與工效學研究獎征集公告
IEA官方公告如下
IEA將每年頒發 IEA/Kingfar Award發展中國家人因與工效學研究獎,旨在表彰世界各地為解決發展中國家的典型人因工程問題而取得的高質量人因工程與工效學(HFE)研究成果的個人,該國際獎項的目的是向獲獎學生致敬,并讓他們將研究重點放在發展中國家典型的人因工程問題上,從而改善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福祉。該獎項每年在全世界范圍內最多可選出八名獲獎者。每位獲獎者將獲得1,000美元的獎金。
所有人因與工效學(HFE)領域的學者都有資格參與。提交的研究成果可以是高質量的期刊或學術論文,高影響力的人因與工效學設計、項目報告。獎項提名須滿足下列要求:
1.被提名人是在讀博士生,也可以是在過去一年內獲得學位的博士。
2.被提名人是IEA聯合會/附屬協會的成員,或IEA聯合會/附屬協會同意提名的自我推薦的個人。
3.提交的研究成果應在畢業前完成,并應解決發展中國家典型的人因工程問題。
4.提名通過IEA聯合會/附屬協會向IEA提出的。
請將下列材料合并成一個pdf文件,并于
每年6月30日(注:2020年申請截止日期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前通過郵件將申請材料提交至津發科技郵箱
18001240303@kingfar.cn或通過下方在線申請通道提交,郵件主題請標明IEA/Kingfar 2020申請材料,郵件內請注明申請聯系人的具體聯系方式,包括郵件、電話、手機等。
在線申請通道
材料準備要求:
1.提名協會提供的證明被提名人研究質量的提名信。需要包括與發展中國家人因工程和工效學問題的相關性。
2.期刊或會議論文的完整副本,和/或帶有說明的設計、和/或項目報告。學生必須是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3.申請人CV或簡歷,需要包括背景介紹和/或在人因工程和工效學領域所受教育。
4.學生證或畢業證書的掃描件。
5.學生導師的推薦信,說明在人因工程與工效學領域的貢獻,證明學生的貢獻,并描述學生在提交申請時的狀態。推薦信需要寫在帶有學校抬頭的信紙上。
國際工效學協會(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簡稱IEA,是1959年正式成立的國際組織。目前加盟學會遍布6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世界各地人因工程與工效學學會/協會的聯合會,其中一項重要職能是向在國際上對人因工程與工效學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成員國學者給予正式表彰。去年是其成立60周年紀念。IEA的使命是在全世界范圍內制定和推進人因工程與工效學科學和實踐,并擴大其應用范圍和對社會的貢獻,以改善生活質量。IEA與全世界許多國際組織合作促進信息交流和聯合活動,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勞工組織(ILO)、國際職業衛生委員會(ICOH)、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職業衛生協會(IOHA)、國際衛生保健質量學會(ISQua)。
國際工效學協會(IEA)設立國際獎項 IEA/Kingfar Award “發展中國家人因與工效學研究獎”,2019年適逢IEA成立60周年紀念,該獎項由北京津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國際工效學協會(IEA)共同發起,并于2019年8月31日在中國西安召開的中國人類工效學學會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上面向全球正式發布,旨在表彰世界各地為解決發展中國家的典型人因工程問題而取得的高質量人因工程與工效學研究成果,以期改善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福祉,該國際獎項英文全稱是:“The IEA/Kingfar Award for Student Research in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Issues in Industrially Developing Countries”。
北京津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以來十分重視與教育主管部門及各級高校的交流與產學研合作,致力于推動人因工程與工效學行業發展和青年人才培養;2012年起在國內率先發起“科研支持計劃”,無償支持人因工程領域青年學者進行科學研究;2016年聯合中國人類工效學學會(CES)發起“工效學卓越研究工程”并設立“CES-Kingfar基金(工效學會-津發優秀青年學者聯合研究基金CES‐Kingfar Excellent Young Scholar Joint Research Funding)”;2017年聯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設立”人因與工效學“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2019年聯合國際工效學聯合會(IEA)設立國際獎項IEA/Kingfar Award發展中國家人因與工效學研究獎,2020年聯合主辦首屆“HFE Award全國人因與工效學創新大賽”。多年來資助和培養了大批高校優秀教師,有效推動了人因工程與工效學領域教學、學術研究和行業應用的發展。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