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018年9月3日,青海大學附屬醫院與深圳華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大智造”)在青海西寧舉行包蟲病遠程+智能超聲輔助診斷項目成果匯報及項目啟動儀式,并現場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采用華大智造自主研發的全球首款遠程+智能超聲輔助診斷系統,在青海地區包蟲病診斷領域開展深入合作與應用。此次合作將會進一步推動青海地區包蟲病防控工作邁上新臺階。
全球首款遠程+智能超聲輔助診斷系統落戶青海
活動現場報道
青海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馬毅中出席現場并致辭,他表示今天華大智造和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合作,將先進的遠程控制人工智能技術與醫療健康相融合,借助于智能化超聲診斷系統,提高了醫療服務供給與需求的匹配度。針對老百姓實際需求,為患者提供在線診斷,將優質醫療資源和優秀醫生智力資源送到老百姓家門口,極大提升了邊遠地區老百姓的醫療服務獲得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改變醫療資源不均衡的情況,提升了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和效率,幫助緩解老百姓看病難看病遠的問題。
華大集團傳染病專項負責人陳唯軍發言,他說,針對當前包蟲病防治的諸多挑戰,華大集團充分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與包括青海省在內的國內和國際機構開展廣泛合作,自主研制了包蟲病早期診斷檢測方法、遠程超聲診斷系統MGIUS-R3等包蟲感染及包蟲病篩查方法,協助各級防治機構開展包蟲病的早期篩查和干預評估。
青海大學副校長任延明致辭,他希望此次醫院和企業合作因勢而動,因勢而謀,發揮各自在大數據領域、醫科領域的學科優勢,以學科深度融合推動大數據、地方病的研究,開啟雙方攜手共建“一流學科”的新篇章。
項目啟動會上,青海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樊海寧向與會嘉賓匯報“包蟲病遠程+智能超聲輔助診斷項目”目前取得的成果。據樊海寧副院長介紹,包蟲病遠程+智能超聲輔助診斷系統檢測準確率達到90%,分型準確率達到80%。他希望通過青大附院與華大智造的通力合作,進一步提高分型準確率,將這一包蟲病超聲診斷技術在基層領域廣泛應用。
青大附院 領頭先行
包蟲病的病灶主要集中于肝臟和肺部,對人體健康造成很大的損害,同時給患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造成極大痛苦,不僅導致患者喪失勞動能力,而且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
包蟲病流行區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和北部的農牧區,在國家及地區衛生醫療部門的努力下,我國包蟲病患病率大大降低。據統計,青海省包蟲病人群平均患病率由2012年抽樣調查的0.63%下降到目前普查的0.30%,其中玉樹州、果洛州人群患病率分別由2012年流行病學調查時的3.47%、4.54%降至2017年普查時的1.19%、2.53%。截至目前,青海省已累計篩查454萬人次、診斷包蟲病患者1.35萬人。
青海包蟲病防控所取得的成果離不開上級主管部門以及當地醫療部門的努力與付出。據樊海寧副院長介紹,青海大學附屬醫院近年來積極開展包蟲病貧困家庭幫扶、包蟲病患者診療救助等慈善活動,并于2017年起深度幫扶玉樹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玉樹市八一醫院、班瑪縣人民醫院,幫助組建能夠獨立開展包蟲病手術的醫療團隊。自2012年起至今,青海大學附屬醫院聯合青海省地方病預防控制所在玉樹、果洛等地,完成重點人群包蟲病篩查約18000余人次,確診包蟲病患者約1900人,在基層醫院共開展屬地規范化手術580余臺。
華大智造 全球領先的生命工具締造者
華大智造作為華大集團旗下子公司,秉承“創新智造引領生命科技”的愿景,專注于研發符合民生需求的生命工具。
“包蟲病遠程+智能超聲輔助診斷系統”利用華大智造自主研發的遠程超聲診斷系統MGIUS-R3進行遠距離超聲輔助診斷,能夠破解邊遠地區缺少超聲診斷醫生的瓶頸,免去專家下鄉的舟車勞頓之苦,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利用人工智能輔助診斷包蟲病,可以極大地降低超聲檢查人員的工作量,提高檢查的準確性。
目前,該技術已在華大智造和青大附院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打磨成熟,進行區域性試點推廣應用。在此次啟動儀式上,超聲科醫生在現場利用MGIUS-R3完成了兩例包蟲病病患的遠程掃描與存圖,并給出醫生的醫學診斷結果。同時與包蟲病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在現場的運行檢測結果進行比對,結果顯示醫生與智能輔助診斷系統的判斷結果完全吻合,驗證了遠程+智能超聲的前期成果。在此基礎上,正式啟動果洛藏族自治州遠程+智能超聲輔助診斷項目。隨后這一系統也將在玉樹藏族自治州等包蟲病高發區域進行應用。
華大智造遠程超聲診斷系統MGIUS-R3于2017年10月在ICG-12(第十二屆國際基因組學大會)上發布。相較傳統超聲設備,遠程超聲結合了超聲、網絡通訊、模擬機械控制技術、智能算法等最新前沿技術,實現了高效的人機交互體驗,不僅能解決醫療資源不足、超聲醫生工作壓力過大的問題,更能提升醫療水平,輔助醫生提高診斷效率。它同時擴展了超聲設備的應用場景,在偏遠或極端環境、社康中心等地方都將發揮重要作用。“遠程超聲系統目前正在社康、急救中心、包蟲病篩查等領域進行應用,但除此之外,它還會有更廣闊的應用空間,比如移動醫療車、遠程會診、邊遠區域等。”華大智造研發總監伍利介紹說。
包蟲病防控新方向:基因+影像
超聲診斷是目前包蟲病篩查診斷的常用方法,它有臨床證據充分的優勢,但超聲診斷主要在感染中后期,感染早期難以檢測,難以區分其他肝臟囊性病變疾病。
免疫學檢查法,檢測時間快、成本低,可用于包蟲感染早期檢測,同時可以用于B超疑似陽性的鑒別診斷;基于NGS深度測序的基因檢測,可以篩查出早期感染患者。
華大擬發揮自身低成本全貫穿的基因檢測、生化、影像大平臺優勢,協助青海省衛生行政等部門開展包蟲病的篩查、研究及防治工作,在收集樣本、實施篩查檢測、獲得信息數據后,根據結果繪制出青海省包蟲病基因型分布圖,進而利用云平臺進行大數據分析預測包蟲病發病趨勢,實現對高原地區包蟲病的精準防控和監測。
通過此次包蟲病的基因+影像學篩查,進一步了解包蟲病的致病機制,開展跨組學研究,篩選新型藥物靶點和分子診斷標識,開發新型診療方法,解決包蟲病防治的重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