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7-29日,“2018年中國工程科技論壇-智慧農業論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隆重召開,論壇以“加強智慧農業科技創新,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將探討未來智慧農業科技創新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凝練未來科技創新的主要目標和戰略發展方向,推進我國智慧農業發展和應用實踐,從而更好服務于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鄧秀新、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屈冬玉、自然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分別為大會開幕式致辭。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中國農科院院長唐華俊擔任論壇主席。
本次論壇由中國工程院主辦,中國工程院農業學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國家智慧農業科技創新聯及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10余位農業領域院士、40多位知名專家及參會人員等共計超過500人出席論壇。會議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懋華、中國科學院院士童慶禧等院士及專家分別作了主題報告和專題報告,圍繞農業遙感、農業物聯網、農業大數據、農業智能裝備、農業機器人與自主作業系統等主題展開討論,共同探討了未來智慧農業科技創新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號召各領域專家學者積極交流最新研究成果,攜手推動中國智慧農業發展。
唐華俊指出,當前數字經濟正成為全球科技發展的新熱點、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國際競爭的新高地。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推進農業農村全方位、全鏈條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有利于促進生產成本節約、要素配置優化、供需有效對接、治理精準高效,有利于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更好服務于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鄧秀新強調,近年來我國智慧農業的研究和應用發展迅速,如農業大田和養殖物聯網、農業電子商務、農業信息服務等,但總體上仍處于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型升級的階段,迫切需要加強我國智慧農業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聯合攻關。
屈冬玉希望,與會的院士專家能夠通過交流凝聚智慧,為智慧農業的發展大局把好關,尤其希望智慧農業能夠繼續推動互聯網鄉村的建設,統領好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業農村的協調發展。
曹衛星指出,國家智慧耕地建設為智慧農業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例如耕地智能監測為耕地規模化和智能化利用提供可能,從而最終實現土地資源高效利用、農業高質量發展。
慧諾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國內領先的植物表型全套解決方案提供商,以及亞太植物表型國際會議的發起單位和協辦單位,攜帶溫室高通量表型技術、田間高通量表型技術、根系表型解決方案、群體光合作用解決方案等眾多先進表型技術參加了本次大會,并在會場與廣大與會人員進行了熱烈交流。
慧諾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擁有國際最先進的植物表型技術,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