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idigm推出成像型質譜流式系統 告別組織樣本消化
瀏覽次數:10241 發布日期:2016-11-17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視野有多寬 世界有多大
——Imaging Mass Cytometry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自上世紀90年代流式細胞分析技術誕生以來,已經成為基礎研究和臨床檢測上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顧名思義,該技術是對單細胞懸浮液流體系中的每個細胞樣本進行多參數、快速的定量分析。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樣本來源于個體或生物組織,近幾年的研究數據表明,細胞在組織內部的分布存在明顯的區域性,并表現出清晰的理化特性和異質性,因此傳統流式細胞術不得不將組織樣本先消化形成單細胞懸浮液的過程,實際上使我們丟失了大量寶貴的有效信息,但是由于儀器和方法限制,突破這一技術瓶頸幾乎成為不可能!

——讓“in situ”流式檢測成為可能!
如今,我們為這一問題找到了極為有效的解決方法。在剛剛結束的2016年免疫學會期間,Fluidigm公司向與會者介紹推出了基于質譜流式平臺的最新技術 —— 成像型質譜流式系統(Imaging Mass Cytometry;IMC),該系統完全解決了傳統流式細胞術需要將組織樣本消化為單細胞懸浮液的問題,在冰凍或石蠟切片上直接完成抗體孵育過程,通過激光剝蝕技術直接將樣本形成離子云團送入檢測系統完成上機檢測。利用該方法不僅可以獲得大量蛋白的定性、定量表達數據,更重要的是可以實現蛋白表達的“in situ”原位檢測,確保了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特別是針對一些珍貴的微量樣本,避免了樣本制備過程中的無效損耗。
——質譜流式用戶會為您搭建更多交流平臺!
會議期間我們還誠邀國內部分已有用戶舉行了首屆質譜流式用戶交流會,旨在為大家提供一個專業而輕松的交流環境,為科學研究帶來更多的創新和啟發。
Olga Ornatsky女士(左)和Vladimir Baranov先生(右)
交流會由Fluidigm公司中國區總經理蔣季春女士致開幕詞。她向來賓們表示了熱烈的歡迎并簡要介紹了質譜流式的發展歷程和廣泛的應用前景。
會議還邀請到原DVS science公司質譜流式技術創始人之一,現Fluidigm公司質譜流式平臺全球首席技術官Vladimir Baranov先生和高級研發顧問Olga Ornatsky女士。兩位專業人士為我們詳細介紹了質譜流式技術的最新進展——Imaging Mass Cytometry系統,并展示了利用這一方法獲得的令人興奮的數據結果,引起了與會者廣泛的關注和興趣。
事實上,早在IMC新技術推出前,質譜流式技術已經為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們所熟知。該方法利用金屬元素代替熒光基團作為抗體標記,用質譜代替光譜作為檢測方式,具備超低背景、無串色和超高參數檢測通道數等完全區別于傳統流式的優勢特點,因此被廣泛地應用于腫瘤、免疫、干細胞研究、生物標記物檢測等許多研究領域。
在本次交流會上我們還非常榮幸地請到了我們的已有用戶 — 浙江大學的曾潯研究員,一方面曾老師向與會學者們介紹了他在斯坦福大學從事研究期間,利用質譜流式系統進行的創新性研究思路和結果,同時還展示了他在回國以后利用該系統取得的全新的喜人數據結果。
在講座后的自由討論階段,大家就質譜流式技術在各自領域的應用、發展進行了廣泛而熱烈的交流討論,活動結束時紛紛表示意猶未盡,期待今后有更多的交流與合作機會。
浙江大學曾潯研究員(左) 嘉賓熱烈討論(右)
更多相關信息,請訪問cn.fluidig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