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這個曾在人們眼中比較生僻的名詞,近日因為國家主席習近平參觀了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國家石墨烯研究院這一火熱新聞,開始進入公眾的視野。
其實早在2004年,安德烈·蓋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就發現了石墨烯,兩人因此在2010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石墨烯是一種只有一個原子厚度的二維碳膜,是世界上最薄、導電性能最強的材料,它的強度是鋼的200倍,而質量只有鋼的1/6,被業內視為下一個材料領域的顛覆者。
但據業內專家指出,目前石墨烯的生產基本還處于實驗用研究層面,并未大規模應用于生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石墨剝層”技術的制約。
廣州聚能納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其前瞻性的眼光為這一難題提供了解決方案。廣州聚能納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是一家致力于自主研發及生產超高壓細胞破碎機和低溫納米材料制備分散機的科技型企業。其生產的JN-100FS型低溫納米材料制備分散機分別在國內著名高科技企業的2條高端生產線上起著關鍵作用,JN-02 FS、JN-10FS、JN-30FS型低溫納米材料制備分散機更是在國內多家科研機構和院所的石墨烯、納米碳管等納米材料的研究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廣州聚能的低溫納米材料制備分散機為何能在石墨烯制備領域脫穎而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其先進的設計理念。所有的樣品經過嚴密的金剛石制備分散閥門,并承受超高壓力能量狹縫瞬間釋放所產生的剪切、空穴、碰撞分散效應,同時樣品始終享受著4-6℃低溫循環水浴的冷卻,根據布朗運動原理,使處理后的樣品顆粒均勻納米化且不易抱團,很好的解決了石墨剝層的難題;我們還可以根據客戶的要求定制4-80℃間任意可調的溫度系統,可通過升溫改變樣品流動性,便于樣品的制備與分散。
鑒于石墨烯在電池、導電、導熱等領域的無限應用潛力,一場材料領域的革命正在發生。石墨烯時代離我們還有多遠?相信廣州聚能可以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