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菜鳥”為何這么多不滿
瀏覽次數:971 發布日期:2013-8-27 15:26:00
來源:今晚網
今年,越來越多的“90后”群體開始畢業找工作,記者在調查中發現,貼著“個性”標簽的“90后”群體走出校園進入職場后,出現了不少“水土不服”的情況,對工作環境、薪金待遇、人際關系等方面的期望值過高也導致該群體對現實工作條件的滿意度較低。
薪金期望值高于市場
“面試通過了,但是收入比我預想的少太多了!”在南開區一棟寫字樓內,剛剛參加完面試的小朱對記者說。據小朱介紹,他畢業于西安一所國家“211工程”的重點大學,所讀的專業又是學校里十分出名的計算機專業,因此在他心中理想的“IT人士”的收入應該達到年薪10萬級別。然而現實卻比較殘酷,小朱坦言,剛剛面試的這家公司只能提供4000元左右的月薪,連預想中的一半都不到。隨后,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其實小朱應聘的職位在北京的谷歌、雅虎、微軟、聯想等大牌IT企業里的確可以拿到20萬至30萬的年薪,本市也有部分公司開價達到了12萬至15萬,但要求應聘者必須有3至5年從業經驗以及微軟工程師等相關認證。
針對職場新人,人人網不久前發布的《2013初入職場員工滿意度調研報告》顯示,初入職場員工薪酬滿意度的整體情況不佳。這份覆蓋全國多所高校,學科專業涉及七大類學科上百個專業的數據顯示,明確表示對目前薪酬滿意的樣本比例僅為24.68%。其中,近三成受訪職場新人認為薪酬與同行業類似崗位相比偏低是其對薪酬不滿意的主要原因。
效率和融合度有待加強
與那些找不到好工作的同學相比,畢業于山西一所大學的小于算是幸運的。她畢業回到天津后順利地進入了位于鞍山西道附近的一家大型電腦公司。但令小于頭痛的是,從入職開始加班就成了家常便飯。“雖然有加班費可拿,可是總是加班還是令人抓狂,有時加班做不完的工作只能拿回家做。”小于抱怨說。對此,有調查顯示,因為經驗不足、職位較低等原因,初入職場員工(包含工作年限兩年以內的大學生)的工作時長往往高于“老員工”,“職場菜鳥”中有超過四成工作時長超過8小時。
此外,“90后”職場新人更加重視工作氛圍。遺憾的是,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職場新人對現有工作團隊氛圍表示失望。在對企業工作氛圍不滿意的職場新人中,高達50.75%的人認為團隊協作精神欠佳是其不滿意的最主要原因,遠高于上下級關系疏遠比例23.51%以及同事間人際關系冷淡比例16.42%。不過,業內人士也建議,對于喜歡強調自我實現的“90后”群體來說,主動提高自身與同事間的融合度才是改善團隊的合作能力的根本。